系部动态

以青春之力绘振兴画卷 ——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

来源:艺术设计系 2025-07-19 点击数:1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、服务基层,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“艺路同行”蒲公英志愿者服务团队于7月8日赴济宁市鱼台县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以“艺术赋能乡村振兴”为宗旨,走进田间地头与校园课堂,将专业所长与乡土需求深度融合,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课堂传薪火,美育润童心。志愿团队走进当地乡村小学,开展为期数日的支教活动。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,为孩子们开设绘画、手工等趣味课程。非遗扎染课上,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观察自然色彩,勾勒出他们心中的那份纯真;手工课上,废旧材料在志愿者手中变身为创意摆件,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在欢声笑语中得到激发;操场上,志愿者为孩子们传授足球基础技巧,孩子们在奔跑中练习,尽情感受运动的乐趣。十三门课程如同十三颗种子点亮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,让美育之花在乡野校园悄然绽放。


九01

以青春2


馆内忆峥嵘,初心照前路。为感悟乡村发展历程,传承奋斗精神,团队专程前往当地“稻改馆”参观学习。馆内的老照片、旧农具与详实史料,系统还原了当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,历经艰辛将盐碱地改造为良田的壮阔历程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师生们驻足于“肩挑手推改地貌”的场景复原区,凝视着“亩产千斤”的老奖状,深刻体会到“艰苦奋斗、敢为人先”的稻改精神。此次参观不仅让团队成员读懂了乡村振兴的历史根基,更坚定了用青春力量服务基层的信念。


8003


指尖承非遗,草编焕新生。非遗传承是此次实践的重要课题,团队将目光投向当地传统蒲草编织技艺。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,学习蒲草的选材、晾晒、编织等传统工序。从基础的草绳打结到复杂的花篮造型,大家在实践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。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长,团队还为蒲草制品设计了现代包装与文创方案,助力这一古老技艺适应市场需求。传承人对团队的创新尝试给予高度认可,而志愿者们也在非遗传承中领悟到“守正创新”的深刻内涵。


以青春4


墙绘赋新颜,笔墨绘振兴。为美化乡村环境,团队聚焦村内闲置墙面,开展“艺彩焕新”行动。团队实地调研村庄风貌与文化特色,结合当地稻作文化、非遗元素设计绘制主题墙绘。烈日下,大家搭起高架,手持画笔勾勒轮廓、填充色彩,“乡村振兴”的标语在艺术化呈现中更显生动鲜活。原本斑驳的墙面蜕变为讲述乡村故事的“文化画布”,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,更为乡村振兴注入美学活力。


以青春5


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,是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践行“学思用贯通、知信行统一”的生动实践。从课堂支教的点滴付出,到文化传承的创新探索,再到乡村美化的实际行动,团队以专业能力赋能基层需求,用青春热情点燃乡村活力。未来,艺术设计系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,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扎根基层,将设计灵感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中,让艺术之美在服务人民、奉献社会的征程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

来源\艺术设计系 文\艺术设计系 图\艺术设计系 初审\于劼 复审\范磊 终审\张秀琳